2020春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1)

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正确答案:
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回答时须用具体艺术实践对此加以描述)。
    (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2)“胸中之竹”一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
    (3)“手中之竹”一艺术表现。艺术表现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主体审美倾向逐渐明确,艺术语言得到锤炼,艺术意蕴得到升华。


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 )

A.菲狄亚斯
B.亨利?摩尔
C.马约尔
D.罗丹

答案:D
解析:


青铜雕塑《巴尔扎克像》的创作者是( )

A.菲狄亚斯
B.罗丹
C.马约尔
D.亨利·摩尔

答案:B
解析:


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_________协奏曲。( )

A.小提琴
B.中提琴
C.钢琴
D.二胡

答案:A
解析:


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 )

A.艺术发生
B.艺术创造
C.艺术欣赏
D.艺术批评

答案:B
解析:


试卷号:51332020春小学开放教育本科艺术概论试题闭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我国( ) 代四大书法家。A 汉 B 晋 C 唐 D 宋2、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 ) 的油画作品。 A 米开朗琪罗 B 拉斐尔 C 达芬奇 D 提香3、郭沫若的著名作品凤凰涅槃的体裁是( )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文学4、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 ( ) 协奏曲。A 小提琴 B 中提琴 C 钢琴 D 二胡5、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 ( ) 。A 菲狄亚斯 B 亨利摩尔 C 马约尔 D 罗丹6、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 ) 过程的基本特征。A 艺术发生 B 艺术创造 C 艺术欣赏 D 艺术批评7、电影英雄是我国著名导演 ( )的作品。A 陈凯歌 B 张艺谋 C 冯小刚 D 黄建新8、长诗浮士德是诗人 ( )的作品。A 歌德 B 席勒 C 拜伦 D 雪莱9、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家 ( )的作品。A 雨果 B 小仲马 C 福楼拜 D 乔治桑10、“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子抓住,又要保存活的。”是( )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化说明。A、 梅兰芳 B、程砚秋 C、荀慧生 D、尚小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根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以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 、 、 、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2、关于艺术发生的学说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 、 、 五种。3、从总体上讲,器乐可分为 乐、 乐、弹拨乐、打击乐和键盘乐等。4、戏剧按其容量大小,可分为 和 。5、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 、 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 (国名)园林为代表。6、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主要是指敏锐地感知能力、丰富的 和精湛的 。7、艺术构思的方式及运作包括 、 、 和意蕴的凝结。8、艺术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 传播、 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举例说明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简述艺术活动的功能。4、什么是艺术形象?简述艺术形象的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2、什么是艺术批评?举例论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试卷号:5133艺术概论试题答案和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C 3、A 4、A 5、D 6、B 7、B 8、A 9、B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造型艺术 实用艺术 表情艺术2、表现说 巫术说 劳动说3、弦 管4、多幕剧 独幕剧5、欧洲园林 阿拉伯园林 中国6、想象能力 艺术技能7、整合 变形 移情8、文字 印刷 电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运动的画面;(2分)举例说明。(1分)重组的时空;(2分)举例说明。(2分)科技与艺术的交融。(2分)举例说明。(1分)2、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分)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4分)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2分)3、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2分)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1分)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2分)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1分)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3分)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的审美愉悦。(1分)4、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4分)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3分)艺术形象的特征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3分)四、论述题答案要点:每小题2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答: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5分)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5分)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 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5分)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分)2、 什么是艺术批评?举例论述艺术批评的功能?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5分)艺术批评的功能:其一,通过对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4分)其二,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4分)其三,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分)其四,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4分)举例说明:要求例证准确,观点正确。(4分)

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是指()。

A.内心视象
B.感性表象
C.审美意象
D.艺术形象

答案:B
解析:
美术创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手中之竹”恰恰是第二方面的概括性描述。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


清代郑板桥描写艺术创作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 )

A.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加工的客体。
B.有客体没有主体的参与文学创作是无法进行的。
C.文学创作活动中被作家所加工的对象来源于实践。
D.创作可以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凭空编造。
E.材料是文学创作的基石。

答案:A,B,C,E
解析:


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胸中之竹”


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
(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
(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画竹颇有心得,以下哪个不属于他总结的画竹过程()

  • A、眼中之竹
  • B、胸中之竹
  • C、手中之竹
  • D、画中之竹

正确答案:D

更多 “2020春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1)” 相关考题
考题 清代郑板桥描写艺术创作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A、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加工的客体。B、有客体没有主体的参与文学创作是无法进行的。C、文学创作活动中被作家所加工的对象来源于实践。D、创作可以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凭空编造。E、材料是文学创作的基石。正确答案:A,B,C,E

考题 郑板桥写过这样一句话:“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一种() ①主动创造性的活动②主观随意性的活动 ③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辩证否定的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正确答案:D

考题 问答题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正确答案:(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画竹颇有心得,以下哪个不属于他总结的画竹过程()A 眼中之竹B 胸中之竹C 手中之竹D 画中之竹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以下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眼中之竹”——艺术构思B“眼中之竹”——艺术体验C“胸中之竹”——艺术构思D“手中之竹”——艺术表现E“胸中之竹”——艺术表现正确答案:B,E解析: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①“眼中之竹”——艺术体验。“眼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体验的过程。这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②“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胸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③“手中之竹”——艺术表现:“手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形成于文本。

考题 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再到()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正确答案: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考题 艺术构思阶段相当于郑板桥所总结的()A、胸中之竹阶段B、手中之竹阶段C、幻中之竹阶段D、眼中之竹阶段正确答案:A

考题 单选题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过程中,“胸中之竹”即()A 艺术典型B 艺术形象C 艺术传递D 艺术构思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A、艺术发生B、艺术创作C、艺术欣赏D、艺术批评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A 艺术发生B 艺术创作C 艺术欣赏D 艺术批评正确答案:D解析:艺术创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艺术体验阶段,“胸中之竹”是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是艺术表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