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观点与看法,是新时期我国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

A思想理论

B行动纲领

C实践性


参考答案:A


求助一些关于新闻学知识的问题?

名词解释:

新闻发言人制度

简答题:

(1)我国新闻法的特点

(2)什么是“新闻失实”?

论述题:

(1)新闻法制与新闻道德的异同点

(2)“新闻失实”的危害;防止“新闻失实”的措施


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目前新闻法制的特点:(1)突出新闻法制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国家政权意志和党性原则,强调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2)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新闻法制分散和渗透在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章等相关规定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初步形成体系;(3)新闻法制关于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但关于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4)重视新闻法制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重视法制约束、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1、共同点(1)根本目的的一致——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都是通过制约、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和引导人们的关系,来保障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维护社会的秩序。(2)内容上的相互包含和交叉——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在具体规定上,很多都是从两个方向和两种方式对同一规范的共同约定。2、不同点(1)形成的机制不同—— 新闻法制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而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自律的手段,是由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制定的,体现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和自律(2)表现形式不同—— 新闻法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以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表现为具体权利的明文规定、行为的明确禁止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新闻职业道德体现的是社会意志,表现为社会舆论、职业规范、行业公约等原则和信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概括性的约定和指导。(3)内容侧重点不同—— 新闻法制规范和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外部利益关系,突出和强调的是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权利保障为本位; 新闻职业道德调整的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侧重的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4)作用方式不同—— 新闻法制具有国家强制性,重点在于行为禁止、违规惩罚,以他律为特点;其实施需要国家权力干预; 新闻职业道德不具强制性,重点在于舆论谴责、典型示范,以自律为特点;其实施主要靠舆论监督和信念培养。
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目前新闻法制的特点:(1)突出新闻法制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国家政权意志和党性原则,强调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2)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新闻法制分散和渗透在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章等相关规定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初步形成体系;(3)新闻法制关于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但关于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4)重视新闻法制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重视法制约束、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1、共同点(1)根本目的的一致——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都是通过制约、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和引导人们的关系,来保障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维护社会的秩序。(2)内容上的相互包含和交叉——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在具体规定上,很多都是从两个方向和两种方式对同一规范的共同约定。2、不同点(1)形成的机制不同—— 新闻法制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而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自律的手段,是由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制定的,体现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和自律(2)表现形式不同—— 新闻法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以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表现为具体权利的明文规定、行为的明确禁止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新闻职业道德体现的是社会意志,表现为社会舆论、职业规范、行业公约等原则和信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概括性的约定和指导。(3)内容侧重点不同—— 新闻法制规范和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外部利益关系,突出和强调的是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权利保障为本位; 新闻职业道德调整的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侧重的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4)作用方式不同—— 新闻法制具有国家强制性,重点在于行为禁止、违规惩罚,以他律为特点;其实施需要国家权力干预; 新闻职业道德不具强制性,重点在于舆论谴责、典型示范,以自律为特点;其实施主要靠舆论监督和信念培养。
(1)突出新闻法制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国家政权意志和党性原则,强调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2)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新闻法制分散和渗透在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章等相关规定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初步形成体系;
(3)新闻法制关于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但关于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
(4)重视新闻法制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重视法制约束、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
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我国目前新闻法制的特点:
(1)突出新闻法制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国家政权意志和党性原则,强调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2)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新闻法制分散和渗透在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章等相关规定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初步形成体系;
(3)新闻法制关于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但关于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
(4)重视新闻法制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重视法制约束、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1、共同点
(1)根本目的的一致——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都是通过制约、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和引导人们的关系,来保障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维护社会的秩序。
(2)内容上的相互包含和交叉——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在具体规定上,很多都是从两个方向和两种方式对同一规范的共同约定。
2、不同点
(1)形成的机制不同——
        新闻法制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而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自律的手段,是由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制定的,体现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和自律
(2)表现形式不同——
    新闻法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以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表现为具体权利的明文规定、行为的明确禁止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新闻职业道德体现的是社会意志,表现为社会舆论、职业规范、行业公约等原则和信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概括性的约定和指导。
(3)内容侧重点不同——
       新闻法制规范和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外部利益关系,突出和强调的是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权利保障为本位;
       新闻职业道德调整的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侧重的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
(4)作用方式不同——
       新闻法制具有国家强制性,重点在于行为禁止、违规惩罚,以他律为特点;其实施需要国家权力干预;
       新闻职业道德不具强制性,重点在于舆论谴责、典型示范,以自律为特点;其实施主要靠舆论监督和信念培养。
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目前新闻法制的特点:(1)突出新闻法制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国家政权意志和党性原则,强调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2)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新闻法制分散和渗透在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章等相关规定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初步形成体系;(3)新闻法制关于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但关于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4)重视新闻法制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重视法制约束、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1、共同点(1)根本目的的一致——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都是通过制约、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和引导人们的关系,来保障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维护社会的秩序。(2)内容上的相互包含和交叉——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在具体规定上,很多都是从两个方向和两种方式对同一规范的共同约定。2、不同点(1)形成的机制不同—— 新闻法制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而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自律的手段,是由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制定的,体现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和自律(2)表现形式不同—— 新闻法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以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表现为具体权利的明文规定、行为的明确禁止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新闻职业道德体现的是社会意志,表现为社会舆论、职业规范、行业公约等原则和信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概括性的约定和指导。(3)内容侧重点不同—— 新闻法制规范和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外部利益关系,突出和强调的是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权利保障为本位; 新闻职业道德调整的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侧重的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4)作用方式不同—— 新闻法制具有国家强制性,重点在于行为禁止、违规惩罚,以他律为特点;其实施需要国家权力干预; 新闻职业道德不具强制性,重点在于舆论谴责、典型示范,以自律为特点;其实施主要靠舆论监督和信念培养。
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目前新闻法制的特点:(1)突出新闻法制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国家政权意志和党性原则,强调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2)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新闻法制分散和渗透在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章等相关规定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初步形成体系;(3)新闻法制关于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但关于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4)重视新闻法制与新闻政策、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重视法制约束、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1、共同点(1)根本目的的一致——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都是通过制约、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和引导人们的关系,来保障新闻传播活动的有序,维护社会的秩序。(2)内容上的相互包含和交叉—— 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在具体规定上,很多都是从两个方向和两种方式对同一规范的共同约定。2、不同点(1)形成的机制不同—— 新闻法制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而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自律的手段,是由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制定的,体现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和自律(2)表现形式不同—— 新闻法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以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表现为具体权利的明文规定、行为的明确禁止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新闻职业道德体现的是社会意志,表现为社会舆论、职业规范、行业公约等原则和信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概括性的约定和指导。(3)内容侧重点不同—— 新闻法制规范和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外部利益关系,突出和强调的是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权利保障为本位; 新闻职业道德调整的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侧重的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4)作用方式不同—— 新闻法制具有国家强制性,重点在于行为禁止、违规惩罚,以他律为特点;其实施需要国家权力干预; 新闻职业道德不具强制性,重点在于舆论谴责、典型示范,以自律为特点;其实施主要靠舆论监督和信念培养。


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都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他一定想从事媒体工作。
下述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

A.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
B.有些媒体的记者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
C.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有些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D.只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媒体工作

答案:A
解析:
三段论。B、C、D选项不能在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和从事媒体工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无法支持题干论断。A选项中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所以能够得出李金一定想从事媒体工作。所以选择A选项。


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博客近年来以迅猛的姿态发展起来,在博客的诸多功用中,其传播功能日益凸显。相较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博客在及时、全面、包容和互动方面优势明显,对传统新闻媒介构成了强烈冲击。因此,传统新闻媒介更应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面对,扬长避短,形成与博客共贏的局面。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博客在传播功能上具有较大优势
B.博客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冲击
C.传统新闻媒体应如何扬长避短
D.传统新闻媒体与博客应取得双赢

答案:D
解析:
由“因此”可知,文段为典型的分总结构,主旨为最后一句话。D项是对最 后一句的准确概括。A、B、C三项分别是对原文的片面概括,虽然在文段中都有所体现,但都不是文段的主旨,故本题选D。


新闻媒介的()特指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基本特点;新闻媒介的特性特指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新闻媒介的()是一家新闻媒介比较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共性;个性


目录2015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安徽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含部分答案)2019年安徽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 拉扎斯菲尔德与莫顿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2 拟态环境。3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二、论述题(每题20分)1 我国新闻媒介党性原则的变现。2 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及对我国新闻传播的影响。3 新闻客观性,西方认为是“不死之神”,谈谈你的看法。三、分析题(每题30分)1 从内容、形式的角度分析澎湃新闻对传统媒介改革的影响及意义。 2 移动网络环境下,你对“媒介即信息”的理解。 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 李普曼的传播学思想主张。2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3 “政治家办报”。二、分析题(每题20分)1 “意见领袖”的概念以及它的特点。2 刑法修正案九中对于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做出入刑规定,如何理解这一行为。3 随着人们更多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传统纸媒的深度报道逐将渐失去市场,请问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对此做出解释。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 继2003年数码相机的销售量大于胶卷相机的销售量后,2013年西方国家的某些纸媒决定裁掉新闻摄影部,而在新闻记者裁员中摄影记者也有占有很大一部分,请你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及给新闻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2 电影捉妖记自上映以来在短短的60多天里票房高达24亿,请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该影片成功的原因,并就此谈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 2017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突发性新闻2 公民知情权3 象征性互动4 国际传播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当代中国新闻业影响。2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3 组织传播及其功能。4 内容分析的内涵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说明其意义和局限性。2 谈谈你对分众理论的认识,它对我们理解网络社会有何价值。四、分析题(50分)近些年,我国大众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方言类节目不断涌现,甚至在一些地区呈现“火热”之势。方言节目因其亲和力、趣味性以及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效应,受到不少受众的喜爱;同时,也有一些节目存在问题,引发争议。诸如违规操作甚至夹杂着低俗、粗鄙的词汇和俗语,产生不好的影响。以此为话题,根据个人的体认,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明确、集中,结构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顺畅。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突发性新闻答:突发性新闻又称突发新闻,是指对新近突然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指那些不可预料的、属于不可抗力下毫无预兆而发生的意外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突然性,突发性新闻报道的是突然发生的、非常规事态的、偶然发生的事实; 破坏性,灾难性事件是构成突发新闻的主体,人为的社会灾害(恐怖事件、战争、事故等)与自然灾害(水灾、火灾、地震灾害等)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破坏 性; 继发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突发性新闻必须跟踪事态的发生发展,是行进式的新闻; 动态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实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下一步将要发生的事情是人们无法预知的,这也是突发新闻需要继续跟踪报道的重要原因; 关联性,无论突发事件发生得怎样突然、复杂,事件本身或新闻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突发性新闻的任务就是帮助受众探究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 震撼性,由于突发性新闻是受众想不到的、超常规的事实,所以往往带给受众惊讶甚至震惊。2 公民知情权答:公民知情权又称信息权、了解权、知晓权,是指公民拥有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指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平地获取所需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概念最早由美联社新闻记者肯特库珀于二战后提出,如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与结果。知情权具备公法、民事权利两种属性,也具备一定的人格权属性。其主体是公民,包括相关的社会机构和组织。从广义角度,知情权指知晓、获取一切可以在法律允许下获取的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官方、非官方的、个人知悉的信息,主要是社会知情权。从狭义角度,知情权主要指公民对于官方的、涉及公共权力机关及其行为的、关乎公共利益的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知晓,也称“知政权”,这也就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在新闻领域,知情权主要指新闻媒体机构、受众等对于诸多社会事务(尤其是公共事务)的知悉,以及新闻从业者的信息收集、采访等的自由,知情权是新闻自由的应有之义,知情权的本质是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自由流动。3 象征性互动 答:象征性互动理论又称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作为互动的个体所处的日常自然环境出发,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有三个基本前提: 人是根据“意义”来行动的; 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和解释,是象征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它们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能实施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意义。4 国际传播答: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包括国家、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以及个人。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正如日本学者生田正辉指出: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当代中国新闻业影响。答:(1)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新闻媒介生产精神产品,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于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媒介的上层建筑属性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媒介坚持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媒介生产的精神产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新闻作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属性。新闻媒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形式,所以新闻媒介又具有一般行业的属性,需要加强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上述双重属性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新闻媒体在政治上必须恪守党性原则;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2)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对当代中国新闻业的积极影响确立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竞争的直接目标是争取更多的受众报纸要扩大发行量,电台要提高收听率,电视台要提高收视率。为了吸引受众,就要不断下功夫改进版面、改进节目,从而使宣传、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活泼,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使新闻媒介更加注意塑造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新闻媒体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的更新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设备的竞争。为了更真实、更迅速、更深刻、更生动地反映现实,制作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新闻单位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需要不断更新设备。从1993年以来,中国各大报社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电台、电视台的设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 平。 新闻媒体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媒体竞争态势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从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过渡,新闻媒介比以前更加重视受众的需要,媒介内容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倾斜。重视媒体的受众定位,不断进行受众调查。新闻媒介栏目不断变化,热点追踪不断转移,其轴心就是受众需要。 新闻媒体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新闻媒介在做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放开手脚搞活经营,使得国家利税收入增加,新闻媒体实力壮大,新闻从业人员收入增长。(3)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对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消极影响 指导和迎合的矛盾一方面,新闻事业生产和传播的是精神产品,强调对受众和对社会生活广泛的指导性;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实体的媒介要考虑投入与产生的问题,要确立以受众市场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少数新闻媒介面临竞争压力,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使得媚俗、浅薄的内容大量增加,出现报格下滑现象。 增加信息量与煽情的矛盾新闻事业是以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并主要以信息量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是现在,迫于商业竞争的压力,极少数新闻媒介走上了一条通俗化乃至庸俗化的道路,不追“新”,一味地追“星”、追“腥”、追“性”,煽情主义一发而不可收视,“炒”新闻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当今新闻传播中“硬新闻不硬、软新闻低俗化”的倾向。 新闻和广告的矛盾新闻事业双重性决定了新闻媒介具有双重的出售方式:出售新闻给读者和出售广告版面(播出时间)给广告客户。从理论上看,新闻事业作为广告媒体的地位应该是由其作为新闻媒体的地位决定的。但现在,广告和新闻争版面、争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广告版面、时间,在少数新闻媒介那里,大大超出规定标准,一些新闻媒介扩版、增加节目时间,往往新闻性的内容少,增的大都是广告;有些情况下,广告主凭借其经济实力,甚至对新闻的内容和播发权形成压力或产生影响;以及出现广告客户出高价买下版面吹嘘自己,或以新闻的面目做变相广告误导消费者等现象。2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答:(1)新闻与宣传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其目的在于改变或巩固目标受众的现有信念体系、价值观构成以及政治立场,塑造有利于宣传者的态度。(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由于新闻与宣传在基本职能上的区别,又引起其他一系列区别: 出发点不同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极大地激活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积极变化,对新闻事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是指为捍卫党和人民利益而无所畏惧地斗争,为传播真理而不惜地探讨。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就是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报道,实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正确答案:正确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对西方国家(可以英、美国等为例)新闻传播事业有过哪些举动?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如影响、意义等分析)


正确答案: 美籍澳大利亚报业主-默多克众所周知,曾以“默多克旋风”轰动西方世界,世人对他自是褒贬不一。以下简要回顾一下他在英国的发展历程:
1)1968年默多克进军英国,先后买下《世界新闻报》周刊、《太阳报》,改变报纸风格面向下层公众,使两份小报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
2)1981年买下了《泰晤士报》(后《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对其进行改革。此后在与印刷工人工会的对峙中,采用策略,率先将他的新闻公司从舰队街迁到瓦坪;强行推广新技术,促成《泰晤士报》生产的全面现代化,节省了成本,从而使得《泰晤士报》能够继续以一家具有国际声誉的高级报纸生存下来。后其它报纸纷纷效仿。
将英国报纸朝大众化方向发展。渐渐形成高级报纸-如《泰晤士报》《卫报》、大众报纸-如《太阳报》、《每日镜报》。但《每日镜报》等报纸后来变成了中级报纸,而泰晤士报等高级报纸也朝着大众报纸方向发展。
3)1989年创办“天空电视台”(Sky),次年与竞争对手合并为民营的“英国空中广播公司”(BSkyB),如今成为新闻集团在英国最赚钱的产业。(第一家民营卫视)
英国的报业传统和社会结构决定了报纸主导舆论,影响其他媒体。尤其是在小报主导英伦的趋势下,他手中的报纸,特别是两份小报让英国“又爱又恨”。《世界新闻报》虽因“窃听丑闻”关闭,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媒介帝国的影响力。一方面英政府依赖媒介引导舆论,争取民心,以获取选票或维护已有权力;如首相卡梅伦大选。另一方面媒介本身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如广告等获得丰厚的利润进而再影响舆论。
细想一下,成就他的不外乎是他独到的眼光、超人的胆识和运筹帷幄的媒介管理战略。默多克和他的媒介帝国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为什么说新闻媒介的新闻传播服务与广告传播服务共生相依、缺一不可?


正确答案: 新闻媒介进行广告经营的作用是:扩大媒介的社会影响力,为增加媒介经济收入,增强媒介的经济实力、健全媒介的维生机制服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介的广告传播依赖于新闻传播;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媒介的新闻生产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广告经营。可以说,广告业务是现代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经营活动。


简述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正确答案: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4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新闻媒介效果论的估计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第一阶段:40年代以前早期强效果理论,代表理论是“魔弹论”、“靶子论”。
第二阶段:40年代末期-60年代的中期的弱效果理论,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
第三阶段:70年代开始的适度效果理论,英国批判学派为代表。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三个角度。
1、心理学角:①魔弹论;②选择性理论;③使用与满足模式
2、社会学角度:①二级传播理论;②含义论;③模式示范论
3、社会心理学角度:①议题设置理论;②创新扩散理论

更多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简述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新闻媒介有那些功能?正确答案: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第三、守望:就是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整合:就是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情况的看法。正确答案:1979年我国恢复新闻学研究以来,新闻理论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自1982年甘惜分教授出版第一部新闻理论著作以来,现在已出版了40部以上的新闻理论方面的著作和教材,虽然多少给人一些大同小异的感觉,但是应当承认,研究整体上已经不知不觉地取得了的进展。特别是近年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和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较早期有明显的改进。从研究话题的选择和研究深度看,这几年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我国新闻理论的研究面临着新的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社会心态总体趋于平稳,人们又逐渐看重新闻学术研究了。于是最近的几年,新闻理论研究开始呈现较为踏实的学术化研究的趋向,我认为在本世纪初新闻理论研究可以考虑在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新闻理论研究框架的布局,应吸纳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较新研究成果,运用来扩大对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认识,不能局限于凭着生活经验,在形式逻辑推理下,翻来覆去地叙说几个简单概念。 二、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理论要成为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不能仅以传统的报学理论为主,附带提及广播电视。我们原来的新闻理论,是以报纸工作为对象的研究。后来逐渐加入一些关于广播电视的章节,但是主要结构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新型的网络传播在综合性新闻理论著作和教材中尚没有提上日程。现在已经很明显,广播和电视,特别是电视传播新闻的手段,比报纸的力度要大而普及,网络传播呈现的更是不同的传播情境。传播技术的不同,带来理论论述的变化。 三、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经过多年研究的积累,现在应当,也可以转入各自深入研究的阶段。 四、最近几年内应当全面了解和研究一下西方新闻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规范。有一点需要强调,一般的新闻工作经验总结是要经常做的,但不是新闻理论研究,不必硬往学术上靠;围绕党对新闻工作的指示写的学习体会文章,是必要的宣传,但不能把这样的文章归到学术研究中。

考题 问答题试结合实例分析新闻媒介刺激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如何分析新闻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媒介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刺激?)正确答案:新闻媒介对受众心理的刺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新闻媒介传播的内容与不同媒介的传播形式。(1)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心理的影响:①在社会生活中,正是这些内容满足了新闻受众的需要,适应了新闻的消费,因而才刺激了受众的心理,从而产生了受众的阅读心理,视听心理。②新闻传播内容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有无效果和有效果之分,也有对受众心理诱发的方向问题,即正向效果和负向效果;还有社会伦理的评价问题。(2)媒介传播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①传播要影响人们,传媒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进入他们的感官,让对方根据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刺激与自己认知结构的协调来决定对传播信息的反应。②新闻传播媒介由于各自固有的特点,在传播新闻时分别作用于受众的视觉(报纸、期刊、电视)、听觉(广播、电视),因而他们会对受众的心理反应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正确答案: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更为关键的是将受众的概念从此深为广大新闻媒介从业人员所接受,进行读者调查,建立相关的信息库是很多媒介的日常工作,而报纸在进行版面革新是也往往注意读者的信息。

考题 问答题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情况的看法。正确答案:1979年我国恢复新闻学研究以来,新闻理论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自1982年甘惜分教授出版第一部新闻理论著作以来,现在已出版了40部以上的新闻理论方面的著作和教材,虽然多少给人一些大同小异的感觉,但是应当承认,研究整体上已经不知不觉地取得了的进展。特别是近年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和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较早期有明显的改进。从研究话题的选择和研究深度看,这几年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我国新闻理论的研究面临着新的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社会心态总体趋于平稳,人们又逐渐看重新闻学术研究了。于是最近的几年,新闻理论研究开始呈现较为踏实的学术化研究的趋向,我认为在本世纪初新闻理论研究可以考虑在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新闻理论研究框架的布局,应吸纳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较新研究成果,运用来扩大对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认识,不能局限于凭着生活经验,在形式逻辑推理下,翻来覆去地叙说几个简单概念。 二、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理论要成为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不能仅以传统的报学理论为主,附带提及广播电视。我们原来的新闻理论,是以报纸工作为对象的研究。后来逐渐加入一些关于广播电视的章节,但是主要结构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新型的网络传播在综合性新闻理论著作和教材中尚没有提上日程。现在已经很明显,广播和电视,特别是电视传播新闻的手段,比报纸的力度要大而普及,网络传播呈现的更是不同的传播情境。传播技术的不同,带来理论论述的变化。 三、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经过多年研究的积累,现在应当,也可以转入各自深入研究的阶段。 四、最近几年内应当全面了解和研究一下西方新闻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规范。有一点需要强调,一般的新闻工作经验总结是要经常做的,但不是新闻理论研究,不必硬往学术上靠;围绕党对新闻工作的指示写的学习体会文章,是必要的宣传,但不能把这样的文章归到学术研究中。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为什么说新闻媒介的新闻传播服务与广告传播服务共生相依、缺一不可?正确答案:新闻媒介进行广告经营的作用是:扩大媒介的社会影响力,为增加媒介经济收入,增强媒介的经济实力、健全媒介的维生机制服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介的广告传播依赖于新闻传播;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媒介的新闻生产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广告经营。可以说,广告业务是现代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经营活动。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正确答案: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更为关键的是将受众的概念从此深为广大新闻媒介从业人员所接受,进行读者调查,建立相关的信息库是很多媒介的日常工作,而报纸在进行版面革新是也往往注意读者的信息。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简述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新闻媒介有那些功能?正确答案: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第三、守望:就是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整合:就是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考题 新闻自由就是指新闻媒介采访、传播新闻与言论的自由。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试结合实例分析新闻媒介刺激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如何分析新闻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媒介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刺激?)正确答案:新闻媒介对受众心理的刺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新闻媒介传播的内容与不同媒介的传播形式。(1)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心理的影响:①在社会生活中,正是这些内容满足了新闻受众的需要,适应了新闻的消费,因而才刺激了受众的心理,从而产生了受众的阅读心理,视听心理。②新闻传播内容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有无效果和有效果之分,也有对受众心理诱发的方向问题,即正向效果和负向效果;还有社会伦理的评价问题。(2)媒介传播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①传播要影响人们,传媒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进入他们的感官,让对方根据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刺激与自己认知结构的协调来决定对传播信息的反应。②新闻传播媒介由于各自固有的特点,在传播新闻时分别作用于受众的视觉(报纸、期刊、电视)、听觉(广播、电视),因而他们会对受众的心理反应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